近日,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教授李文生及其研究團隊在IJO(《印度眼科雜志》)上發(fā)表長文,首次系統(tǒng)闡明3D可視化系統(tǒng)在白內障手術中的運用,其價值可以視為白內障手術開始進入3D時代的標志,意義在于探索促進白內障手術朝著更精、更快、更安全的方向發(fā)展。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指出,白內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全球有35%的盲癥、25%的中重度視力損傷來自未及時治療的白內障。數據顯示,我國60至89歲人群白內障發(fā)病率約為80%,而9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fā)病率高達90%以上。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方式。
白內障主要是指由老化、局部營養(yǎng)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外傷、中毒、輻射等原因造成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fā)生混濁的眼部疾病。白內障患者常伴有視物模糊、重影、畏光、眩光、眼前黑影遮擋、近視加深等癥狀,如不進行手術治療最終會致盲,將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
2017年11月20日,在愛爾眼科上海醫(yī)院的手術室內,李文生順利完成第一例3D白內障手術。據李文生介紹,3D手術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特點且效率更高,手術圖像顯示清晰立體,手術操作簡便更精準,使得手術創(chuàng)傷更小、術中出血更少、手術時間也更短。3D手術為白內障甚至眼底復雜疑難疾病以及力?;颊哐矍蚍矫鎺砀泳毣牟僮?,使得患者術后效果有顯著提升。
因為手術操作時視覺上的變化,3D手術的安全性是受人關注的問題。李文生表示,白內障手術中角膜安全是一個重要的控制環(huán)節(jié)。而對于患者術后矯正視力以及術后的角膜內皮計數,3D技術與傳統(tǒng)技術相比并無顯著性差異,顯示了3D技術在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應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來講,超聲乳化晶體摘除術仍是核心主流技術,無法被替代。”李文生表示,“而飛秒激光輔助的白內障手術(FLACS)被越來越多的醫(yī)生和患者選擇和接受,3D白內障手術將會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下一步我們將利用3D技術嘗試一些更復雜的病例,諸如小瞳孔白內障、糖網或黃斑前膜聯合白內障手術。”
點擊下圖,觀眾預登記成功送20元話費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