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聯合主辦,京東健康協辦,靈北中國支持的“**健康人民安康——2020 世界**衛(wèi)生日綠絲帶主題科普活動”邀請全國**疾病領域的專家做客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為網友帶來最權威的**疾病科普知識。
受訪專家:王高華,中國醫(yī)師協會**科醫(yī)師分會會長、湖北省神經**病研究所所長
專業(yè)特長:抑郁癥的臨床診治和**藥理學的研究。
“將人比喻成一堵墻,這面墻是否倒塌,第一要看墻體本身是否有裂縫,即患者是否存在大腦組織和結構異常、遺傳等因素。第二,墻有裂縫不一定會倒塌,但當遭遇到外界強勢地撞擊,墻就有可能倒塌。有部分抑郁癥患者發(fā)病是由于工作生活中遇到了較大的變故,在心理上產生了應激反應。其次,墻體有裂縫也受到撞擊,但如果有外界支撐,也不會倒塌。因此,是否有社會支持力量也是抑郁癥是否會產生的一方面影響因素。”中國醫(yī)師協會**科醫(yī)師分會會長、湖北省神經**病研究所所長王高華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表示,抑郁癥是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抑郁癥誘發(fā)因素有三重,要從生物、心理、社會三種角度來理解它的發(fā)生發(fā)展。
是不是抑郁癥看這四點
人的情緒隨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這是個正常現象。所以抑郁情緒不等于抑郁癥,當我們面對悲傷的事件,面對失敗的結局,或者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我們會有抑郁的情緒,這是真是的情感反應,這種反應不等于抑郁癥。
“判斷其是否患有抑郁癥,有焦慮抑郁等癥狀只是第一道關卡,還要觀察他的嚴重程度,是否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社會功能是否受損或喪失。第三,如果只是偶爾的幾天不高興,也不能劃歸為抑郁癥,癥狀要至少持續(xù)兩周以上。此外,還要排除其他的疾病的干擾因素,比如有沒有甲狀腺問題、心肌受損、使用藥物激素等等原因。只有這四點都達到標準,我們才診斷他可能為抑郁癥。”王教授提醒道,“我們要重視抑郁癥的識別,盡早發(fā)現診斷盡早治療。但是同時,我們也要防止抑郁癥診斷的擴大化。有一些機構憑著網上的心理測量表,達到多少分就是抑郁癥了,這是不科學的。抑郁癥的診斷是個專業(yè)性問題,需要有醫(yī)生的綜合判斷。如果出現上述四點情況,應盡早到院找醫(yī)生進行專業(yè)評估。”
抗抑郁治療重要的一環(huán)是家屬
“抑郁癥誘發(fā)因素中其中一方面就是社會層面,缺少了社會支持,高危人群極易走向抑郁的深淵。因此**疾病的治療,應該以患者為中心,以家屬為抓手。參與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家屬對抑郁癥疾病本身也可更深入的認知。例如當孩子不想上學時,可能由于抑郁引起的。但不了解抑郁癥的家長只把它當做一種任性行為,就會延誤確診治療,導致疾病進一步發(fā)展。”王教授提醒道,“此外,因為**疾病包括抑郁癥患者,在比較嚴重的時候,有一部分患者已經失去了自知力,或者是認知的能力。這種情況之下,需要依靠家屬來進行相應的治療配合,如用藥的監(jiān)管配合、防止消極自殺行為發(fā)生等。”
急性期不堅持治療更易復發(fā)
“抑郁癥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需要堅持用藥。通常情況下抗抑郁藥物的效果不會很快見效,因此患者會認為這個藥物沒有效果,就擅自停藥。抑郁癥患者如果沒有足量、足療程治療,病情不但會反復,還可能轉為長期難治愈的抑郁癥。”王高華教授在分享治療經驗時表示。抑郁癥治療分為急性期、鞏固期、維持期三個階段,抗抑郁藥物一般在治療后1-2周左右才開始起作用,并非“立竿見影”。若服用足夠療程抗抑郁劑,急性期一般治療時間為6~8周,以控制癥狀,盡量達到臨床治愈,然后鞏固治療4-6個月,維持期治療1年左右。病人不能剛服藥覺得沒作用就擅自停藥。如果在急性期的治療維持不下來,就更容易復發(fā)。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