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原祎鳴 實習記者 郭晨雪
編輯 |謝欣
南京祿口機場引發(fā)的新一輪疫情從首 例病例報告到今天已經一周了。
國家衛(wèi)健委官網(wǎng)7月27日通報消息稱,7月26日0—24時,31個?。ㄗ灾螀^(qū)、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7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40例(云南19例,廣東13例,上海4例,江蘇3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31例(均在江蘇);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
而從近日新增本土病例的軌跡來看,絕大多數(shù)都與南京祿口機場有關。目前,共有5省8市出現(xiàn)與南京祿口機場疫情相關的感染者,分別是廣東珠海、廣東中山、遼寧沈陽、遼寧大連、安徽和縣、江蘇宿遷、四川綿陽以及安徽蕪湖。
另外,在此前已經公布的37例確診病例中,有24人都在南京祿口機場工作,其中21人從事保潔工作,多人從事客艙保潔;剩余的確診病例中,絕大部分是上述病例的家屬或者是居住在機場附近祿口街道;廣東中山以及四川綿陽發(fā)現(xiàn)的確診病例,也都曾到過該機場。
事件爆發(fā)以來,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的防疫工作受到了公眾的質疑。但作為一個接觸境外的“高暴露”、“高流量”的國際交通樞紐,防疫也沒有那么容易。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官網(wǎng)介紹到,該機場定位為“長三角世 界 級機場群重要樞紐”。目前,航線通達國內78個主要城市及國際和地區(qū)35個城市航點。2017年,該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國第11名,貨運吞吐量位居第10名。
在航空行業(yè)工作20余年的高強(化名)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飛機上的環(huán)境相對特殊,工作人員以及旅客在飛行過程中長時間處于封閉空間里,新冠疫情好轉后,飛機的上座率有所提高,基本都是“人擠人”地坐著,更容易造成病毒的傳播。
另一名航空行業(yè)從事者王途(化名)則補充,機場的地勤人員每天需要近距離接觸大量來往于各地的旅客,受時間限制以及顧客滿意度的影響,在很多流程上容易產生疏漏。
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yī)師潘陳為也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地勤人員需要“把好”每一個航站樓的各個出入口,測溫設施、掃碼等各種檢查不能出紕漏。同時地勤安檢員還需穿好防護服在各個航站樓里要做多遍消殺并保持航站樓的溫度舒適。在這樣的嚴格要求下,他認為,機場的入境航班地面保障人員防疫裝備是否增配到位、飛行機組和旅客的檢疫流程是否分離、專用通道設置和使用是否合理、電子邊檢通道是否足夠暢通等問題都是機場能否守住的關鍵。
而由于機場“高流量”的特殊性,其“破防”造成的更加嚴重的后果還包括,陽性案例的密接人員以及次接人員的尋找相對更困難。“航班幾乎是跨省航班,尋回密接、次接需要多個省市一起行動。”王途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而此次南京祿口機場“破防”也并非國內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的首 例機場相關疫情傳播事件。
機上、機場都是相對特殊的公共場所,因此中國民用航空局(以下簡稱為“中國民航局”)也早在新冠疫情爆發(fā)之初便頒布了相關的防控條例。2020年2月,中國民航局印發(fā)了《關于印發(fā)運輸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第二版)》(以下簡稱為《指南》),其中提出了對機場公共區(qū)域消毒的嚴格且全面的要求。
至今,《指南》已經更新到了第七版,但具體的落實情況是否和《指南》一樣嚴格且全面,對機場而言是個考驗。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醫(y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楊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僅僅注意口罩、穿防護服等硬件配置,充分培訓和養(yǎng)成好習慣同樣重要。“如果不注意手衛(wèi)生,防護服穿脫不規(guī)范,都會使高配置的防護設備失效。”楊帆表示。
因此,對機場而言,應該確定高風險工作人群,并強化這些員工的防護意識和知識的培訓。“這一次出現(xiàn)問題的大規(guī)模群體是清潔工,這些人防疫意識以及受到的培訓可能比較弱。”楊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另外,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便途徑傳播,或者通過含有病毒的糞便形成氣溶膠再傳播,機場的廁所也是一個“高危”點。“任何微生物的致病程度都和病毒量有關,國際航班區(qū)域的廁所應強化消毒、通風。”楊帆說到。
而在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下,長期在一線的防疫人員出現(xiàn)個別的麻痹大意也并不意外,因此,核酸檢測采樣階段的質量是否仍像“戰(zhàn)時”狀態(tài)之時一樣嚴謹也是存疑的。“例如,核酸檢測采樣時用棉簽碰一下對方的舌頭就回來了,這樣會導致假陰性的狀況存在。”楊帆表示。
另外,據(jù)財新網(wǎng)報道,東部機場集團一度將國際航班與國內航班由原來的分開運營變?yōu)榻y(tǒng)一混合運營。對此,楊帆認為,將國際和國內的航班“混在一起”是大忌。因為這樣會讓員工在2種場所切換中麻痹大意。
而航空從業(yè)者高強也表示,上述行為如若屬實,一定是有疏漏的。“國際貨物運送到國內涉及到消防、檢疫、報關等多個流程,沒完成相應的手續(xù)是不應該的進入國內的。這和國際回來的客人也要先過海關,邊防,和國內旅客嚴格隔離開來是一樣的。”高強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潘陳為補充說到,入境的飛機的一定要注重設置單獨通道,有隔離區(qū)域。并且入境保障區(qū)域的工作人員也應避免與其他人員同時混用公共設施,盡量固定工作及上下班路線,避免與為國內旅客提供服務的員工混流。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破防”后也立刻“緊張”起來。
據(jù)《新華日報》報道,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透露,機場已一夜升級“加碼”消毒標準,提升旅客密切接觸物品的日常消毒頻次,從最初的每3-4小時一次提升到每2小時一次,提高消毒液配比度,達到使用標準上限,確保消毒“全覆蓋、無死角”。
與此同時,機場在T1、T2航站樓分別為從事國內航班保障的員工設立脫卸防護用品的區(qū)域,嚴格員工個人防護標準。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