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一家大藥企坐不住了
減肥藥有多強?
數(shù)據(jù)不會撒謊。市值方面,禮來、諾和諾德登頂,徹底改寫制藥TOP10市值榜單。過去三年,禮來、諾和諾德創(chuàng)造的價值,比所有新成立的biotech過去20多年來創(chuàng)造的價值,還要高。
銷售額方面,2024年,禮來的替爾泊肽年銷售額已經(jīng)突破百億美元,達到165億美元,而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更是以293億美元的總銷售額無限逼近“藥王”寶座。
Bruce Booth預計2034年GLP-1市場銷售額可能達到1200億美元。這還只是減肥,GLP-1還有能治一切的潛力。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大藥廠早已經(jīng)傾巢而出。這一次,盡管在自免、腫瘤、CNS三大領域有深度布局的艾伯維,也坐不住了。
3月3日,其以3.5億美元預付款+20.5億美元里程碑,與丹麥生物技術(shù)公司Gubra達成合作,拿下后者長效胰淀素類似物GUB014295全球權(quán)益,目標直指胰淀素。
艾伯維雖遲但到,并且,其試圖從同行的試錯中得出結(jié)論:在GLP-1單/雙靶點賽道追趕雙雄已無勝算,必須開辟新戰(zhàn)場。
Gubra的選擇同樣耐人尋味。這家同樣來自丹麥專注代謝疾病的biotech,曾與“幾乎所有大玩家”接觸,最終選擇了尚無肥胖管線的艾伯維。
按照Gubra公司CEO Henrik Blou的說法,如果Gubra與一家已經(jīng)在肥胖領域的公司一起向前發(fā)展,可能會存在“這樣的資產(chǎn)成為某處管道中第四或第五號資產(chǎn)的風險”。
也就是說,面對減肥藥臨床競爭門檻的不斷提高,Gubra必須找到一家大藥企合作,來加速臨床開發(fā),將新藥價值最大化。但是,其不想自家的資產(chǎn)不受重視。
這種情況下,Gubra可選的大藥企并不多。除了不跟風的諾華,TOP級MNC中,幾乎只剩艾伯維了。
“對于艾伯維來說,進入一個新領域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一步,GUB014295將是他們的關鍵資產(chǎn)。”Henrik Blou表示,“關鍵是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將其推向市場。”
于是,我們看到,在這場代謝與減重革命中,艾伯維與Gubra走到了一起。
二、減重新靶點也卷起來了
GLP-1帶動的不只是減肥藥的熱情,甚至讓機制還未被證明的新靶點,也卷起來了。
GLP-1類藥物雖然在減輕肥胖癥患者體重方面效果顯著,但是研究顯示,丟失的體重中一部分源于肌肉組織的減少,這可能導致肌肉力量下降,以及活動能力和整體身體健康的下降。
因此,維持肌肉質(zhì)量是持續(xù)長久減肥需要面對的重要挑戰(zhàn),自然成為了下一代減肥療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艾伯維斥巨資押注的GUB014295,是一種特異性激活胰淀素和降鈣素受體的激動劑。胰淀素被視為當下“最熱門的肥胖新機制”,因為其有可能提高減肥質(zhì)量,更多地減少脂肪而不是肌肉。
事實上,胰淀素與降鈣素雙重受體激動劑的減肥療效已被證明,多款藥物在動物模型或人體臨床中顯示出有效的體重減輕作用,包括cagrilintide、davalintide、KBP-088等。
從機制來看,胰淀素的原理與GLP-1信號通路類似,即與饑餓、飽腹感相關的食欲抑制劑。其通過結(jié)合位于腦干的受體(AMYR)激活大腦中的各種自我平衡中樞和獎賞中樞,從而抑制食欲,減少食物攝入量,從而達到減重的目的。
降鈣素則與胰淀素之間存在顯著的同源性,并且它們都結(jié)合相同的受體,盡管選擇性不同。有研究認為,降鈣素和胰淀素是天然存在的肽激素,受體雙重激活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提供額外的胰島素增敏潛力,可能通過靶向線粒體來影響能量消耗,進而抑制食物攝入、減少脂肪沉積、改善血糖水平并減輕體重。
艾伯維看中的GUB014295,目前正處于I期臨床試驗階段。從已公布的I期單劑量遞增試驗數(shù)據(jù)來看,其表現(xiàn)令人期待。
療效方面,單劑量的GUB014295能實現(xiàn)劑量依賴性的體重降低,在6周的試驗期間,高劑量組(3.5 - 6.0mg)的受試者平均體重下降約 3%,而安慰劑組的體重卻有所增加,約為1%。
安全性方面,GUB014295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大多與胃腸道相關,且癥狀輕微、具有短暫性,如惡心、嘔吐等,這些癥狀在高劑量組更常見,但在研究過程中均能自行緩解。同時,GUB014295的半衰期長達11天,這使得每周給藥一次成為可能。
這或許是艾伯維愿意為一款一期管線,支付3.5億美元預付款的原因。
當然,這仍是早期數(shù)據(jù),后期表現(xiàn)如何尚不可知。禮來等巨頭也早已有所布局,正在探索胰淀素激動劑與GLP-1聯(lián)用的效果;肽類藥物復雜的生產(chǎn)工藝也是艾伯維需要跨越的門檻。
艾伯維與Gubra的BIC愿望,能否成真,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三、快進了20年
黃仁勛說過,即使你沒能在蘋果落地前接住它,但只要你能在它落地后第一個撿起來,就已足夠,你應該讓自己處于能夠抓住機會的位置。
輝瑞在JPM大會上說要all in減肥藥,艾伯維也終于入局,還有安進、羅氏、阿斯利康……它們都想成為第一個撿蘋果的人。
沒辦法,這是一場被加速的代謝與減肥藥革命,沒有人能夠忽視與抵抗。
2014年,4款減肥藥物的減重效果微不足道,且副作用令人非常不安。因此,整個賽道的商業(yè)價值幾乎為0。
到了2024年,美國人肥胖的情況并沒有太大變化,甚至擺脫了肥胖高峰,但是減肥藥的商業(yè)價值完全不同。禮來和諾和諾德的減肥藥物,徹底引爆了這一市場。
最重要的是,GLP-1的問世,讓減肥藥快進了近20年。
在GLP-1大獲成功之前,減肥藥也受到市場期待,但并沒有如此火熱。這也導致,減肥藥的研發(fā)必然緩慢,至少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快。畢竟,決定一個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核心要素,是重視程度,也就是技術(shù)+資金投入。
而如今,顯然是另外一個景象:隨著GLP-1藥物取得巨大成功,新一代減肥藥物的研發(fā)正呈現(xiàn)井噴之勢。眼下,大量的治療方法和作用機制正在接受試驗,這一幕與多年前免疫腫瘤學領域的蓬勃發(fā)展何其相似。
除了現(xiàn)有GLP-1單靶點、雙靶點,小分子口服制劑,GLP-1聯(lián)用探索,一些“老”靶點也重新受到關注,比如大麻素受體CB1;2024年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肥胖新靶點,包括PICK1、NMDA receptor、LGR4、PXR、PTER、 RUVBL2、NK2R、ABHD6等等,甚至GLP-1基因療法也開始登場。
這也意味著,減肥藥市場雖競爭激烈,但仍有很大潛力。尤其是,當前監(jiān)管正在考慮重新定義肥胖,將其視為慢性病并考慮優(yōu)先維持治療。
上個月,F(xiàn)DA發(fā)布了一份新的指南草案,肥胖被定義為一種“慢性疾病”。這反映了監(jiān)管對這種疾病的理解發(fā)生了變化,F(xiàn)DA開始認識到肥胖是一場真正的健康危機。
并且,新指南強調(diào)長期管理的重要性,強調(diào)使用減肥藥物作為維持治療。這或許是因為當前很多患者無法長期服用GLP-1藥物。Prime Therapeutics和Magellan Rx Management最近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85% 開始服用GLP-1治療肥胖癥的人在兩年后不再服用該藥物。
與之前的文件相比,新指南也不太強調(diào)生活方式干預,而更加重視藥物治療。對于減肥藥公司來說,另一個潛在積極因素是,新指南不包括要求進行心血管結(jié)果試驗才能獲得慢性體重管理的批準。
這意味著,減重代謝領域正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階段,即精準醫(yī)學方法首次成為可能,就像腫瘤學和心血管疾病一樣。
隨著研究數(shù)據(jù)的不斷積累和更多藥物進入臨床開發(fā),我們正在見證肥胖治療領域的革新——將藥物、生活方式干預和精準醫(yī)學融為一體,共同應對這一健康危機。
當然,歷史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免疫腫瘤學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一個成熟階段,經(jīng)過十多年的快速發(fā)展,我們見證了一些成功案例,但更多的可能是失敗者。
減肥藥領域也不會例外。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